分享
健康:AI x 医疗 | 难解的必答题
输入“/”快速插入内容
健康:AI x 医疗 | 难解的必答题
2024年4月15日创建
🍰
原创
Lian et Zian 普通人的AI自由
2024-04-15 18:17
上海
原文地址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cxKzeAQ_539YOfKNNuIpDA
太长不看版
•
从人口老龄化和医保缺口看:AI初诊是基础普惠医疗的必选项
•
在AI诊断准确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,“AI不能背锅论”不构成问题
•
医疗数据是核心资产并提供行业护城河,C端AI陪诊、AI助理等可以成为获取医疗数据的重要途径
•
短期内,AI医疗C端直接付费仍然会比较困难,满足2B\2G的降本需求会是主要模式
•
医生使用AI助手动力不足,短期内“护士助手”可能比“AI诊疗”更适合国情
•
更长期,AI提供了“人体健康模型”的可能性:防未病、真正的个性化诊疗
[作者] Yi, Lian
<1>宏观:AI进入诊疗是必然
[1] 全面老龄化,医保基金将入不敷出
单从累计结余看,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近五年仍在持续增长,但从18年起,医保基金支出的增速已超过收入。疫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保基金的压力(注),预计在没有政策变化的情况下,
全国范围内的医保年度赤字会即将在2027-29年出现,医保破产也在近20年之内。
具体到一些重度老龄化的省份(如辽宁、黑龙江、山东等),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的年度赤字自2021年就开始大规模出现,已经处在“做吃山空”的状态,全靠中央财政输血。
注:疫情期间疫苗和核酸支出由医保和财政共同负担,且医保部分用往年结余处理,不涉及当年度支出,体现为2021年-2022年当年结余有较大幅度的上升
数据来源:18-23年数据来自国家医保局。24年起数据仅代表趋势,参考文献《门诊共济改革、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与职工医保基金可持续性 ——基于多种方案的模拟分析》、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状况研究——基于覆盖、筹资、待遇的视角》
[2] 公立医院:盈利压力大
我国的公立医院属于公益二类单位,自负盈亏,政府予以一定的补贴。随着医保控费财政收紧,目前
财政拨款仅能覆盖~60%左右的医护工资
,剩余~40%的工资以及奖金需要医院自筹。对于医院来说,DRG改革后,
每个病人都有一个“医保上限”,超过上限后的治疗费用,实际是由医院承担
。(但患者并不知道/不理解)
收入端,药品差价的限制导致医院销售药品的利润微乎其微,只能通过各类检查提高收入。
根据国家卫健委,在二级公立医院总体运行平稳的背景下,仍有
43.87%的医院出现了亏损情况
。
[3] 一线医生、护士:严重超负荷
公立医院盈利压力大,医生、护士作为医院的主要成本之一,医院不得不降低医护人员薪资待遇,医生和护士超负荷工作,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。